Oct 8, 2022

An Afterthought : Holding Tight Letting Go

Holding Tight Letting Go - Raising Healthy Kids in Anxious Times, 2016


作者簡介

班傑明.加伯(Benjamin D. Garber)是兒童臨床與發展的心理學博士有四十多年豐富的臨床心理醫師資歷同時擔任法院兒童案件的訴訟監護人、家庭法律事宜的專家顧問以落實將兒童需求擺在第一優先考量為信念。 

班傑明.加伯在心理學實務專業上相當活躍不僅發表過上百篇相關專業文章同時也是位多產的知名作家,已出版了八本相關書籍加伯所撰寫的健康父母專欄(Healthy Parent)常見於主流媒體並透過演講方式來宣揚以兒童為核心的教養心理學概念。  


書本簡介

本書由檢視是否管教太多太嚴格、太快太輕易地放任的兩難親子課題來探討家長們如何協助小孩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如何在培育過程中意識到並回應各類教養問題如何用運家庭體系和發展自我意識來成為小孩的精神支柱。

本書各章依據從小各個育成發展的不同階段性需求經由每天前進兩步、後退一步地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在ㄧ抓ㄧ放的猶豫不安之間評估威脅、管理焦慮結合實務與理論並運用隱喻和說故事的方式整理出一套親子教養的檢視方針。 


書文節錄

** 在一抓一放之間取得平衡意味著必須協助我們的小孩感到安心,但我們同時也要幫助他們能在分離時感到安全。要如何讓小孩在不與我們聯繫時依舊安全呢? 要如何讓依賴性高的幼兒離開大腿或者把戀家的青少年趕出房間呢? 答案是以下三個重要的部分:1.冷靜地、清楚地、一致性地、堅定地設限。2.讓重新建立連結是可預期的、分開時的時間是可控制的。 3.忍受盛怒和悲傷。    


** 如果成人間的衝突是大聲而嚇人的,但卻是關起門來秘密地道歉,你的小孩如何學會怎麼道歉? 你總是可以用處罰作為威脅來要求小孩道歉,但如果小孩從不曾見證你自己的道歉,那麼道歉那些話語是沒有意義的,先放手再緊握之道歉與和解的構想則是空洞的。 


** 任何與恐懼相關聯的設限都會破壞安全感,產生憤怒與怨恨,讓小孩無法感到放心與安全。 相反的,與渴望的獎勵相關聯的正面設限有助於建立自尊心和合作的互動關係,並讓小孩知道如何獲得成效,並激發做出能導引出自尊、感情、和機會的選擇,而感到被支持著。

對小孩具有意義的獎勵才會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獎勵必須與父母的正向情緒相連結。即便物質獎勵可能是有效的,小孩為了贏得物品而會遵從限制,但如果獎勵的發生沒有伴隨著父母的自豪與情感、擁抱與擊掌、誠懇的關懷,那麼小孩所學到的只是重視物質東西而已。

 

** 當身處於混亂之中,將沒有創新、學習、成長的空間,我們會停止求新探索,並退縮回自己熟悉的事物。但是當我們身處有秩序而能預期的環境之中,焦慮便會減少,大腦會將更多的資源致力於創新和成長。這個事實促使我建議父母在家的目標應該要是保持無趣,無趣意味著可預測的,也就代表著是熟悉與安全的狀態。當只需要少數或不需要投注情感上的精力在家裡時,則大多數或所有的精力將能被導向於對外發展的。 


** 作為父母,我們理應當是小孩的精神支柱,是風雨中安全的避風港和基地,是調節激勵的自動控溫器,也是小孩內化與效仿的典範。如果能意識到也重視這個珍貴且意義深遠的重責大任,你就有機會協助你的兒子或女兒走向健康之道,為未來身份認同的發展和健全平衡的人格奠定心理層面的基礎,成為有彈性和適應性的,敏銳而反應敏捷的,有能力緊握與放手。

但如果你自私地未能成為小孩的精神支柱,如果你沒有在風雨裡保護小孩,如果你教小孩緊握住帶來傷痛或放手代表失去,如果你盲目地投射自己怒火中燒及受創的童年需求於小孩身上,那麼你正冒著破壞小孩認識自我並與他人連結的機會之風險,你正冒著讓小孩面對所有關係留下永久性創傷的風險。


** 許多父母認為小孩在成人衝突中,深受其害而感到無助是因為另一半的行為無法被改變。的確沒有人能改變另外一個人的行為,不需要因此而感到無助。每個父母可以也必須要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氣度。

不與他人一般見識意味著你要儘可能地做出對小孩最健康的決定,無論你認為另一半正在進行什麼事; 也意味著永遠不要降低自己至另一半的層次,不要讓小孩夾在中間,或者不要因為生氣、沮喪、怨恨或忌妒而做出選擇。當另一半積極地在破壞小孩與你的關係時,特別難做到不與他人一般見識。


** 一方面,區別我和你思想、感覺和知覺的界線很快地消失了,我們人類現在比史上任何時候有著更多如同蜂巢一般的互動連結。群體思維是真實的,群眾外包發生著。我們看到的影像和聽到的聲音可以立即地、持續地及廣泛地被分享著。另外一方面,分隔我們身體的界線卻在被強化著,你和我之間的實體距離正逐漸增加。普瑞這個品牌的乾洗手消毒液就是最好的證明。 

內在自我的界線崩解和外在個體間的界線設防這兩種同時進行又歧異的趨勢,都各自正以指數方式倍數成長中。網路線上活動滋養更多網路線上活動,也可能變成某種成程度的沉迷,以至於現今很多關係網絡僅止存在於臉書而已,登錄而緊抓連結,登出而放手自立。 


讀後心得

  • 作者從心理學家的角度探討教養問題,以緊握和放手的概念作為貫穿本書的的論述主軸。 從嬰幼兒時期的完全信賴依附,到青少年時期的移轉叛逆自主,再到進入婚姻家庭的親密支持互信,親子與家人關係間的牽繫和疏離在人生各歷程不斷地重複發生著。何時該緊握、何時該放手之牽引關係的張力強弱、持續時效、反應對象、發酵影響等,本書都從心理面做了深入簡出的層層頗析,提供給讀者,尤其是父母們,能為培育小孩各階段的心理健康做好應對準備。

  • 本書除了針對較為普及性的教養實務切入, 例如 : 打造安全感、情緒管理、獎懲機制、管教失當等等,作者也從臨床心理學的案例,歸納介紹了不少心理學領域的理論概念和專業名詞,例如 : 人格與自我意識、內化學習、過渡理論等等。當習以為常的現象或狀態能被作者用心理專業術語去闡釋定義,加上大量的譬喻手法和故事鋪陳, 閱讀本書也就常會產生溫故知新、恍然大悟的切身認同感。

  • 本書幾項和其他教養書籍較為不同的特點在於 : 

 1. 親子關係的議題不只限定於某種年紀或生理階段,作者拉長了時間縱軸線,從嬰兒出生到老化死亡都是本書討論範疇,強調對親子關係的健康心理需求是不分年齡的。 

2. 依作者在家庭法律方面的專業和實務經驗,本書著重的不只是單純父母與小孩間的問題,更進一步說明了父母間的協同合作及互動關係、婚姻品質及存續、離婚後的照料監護對小孩的意義和影響,是一般教養書籍較少觸及的部分。 

3. 以小孩為中心的身心理健康狀態是本書的最高指導原則,如何維持健康的親職教育、婚姻關係、兒童心理滿足、溝通模式,都是以對小孩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從父母方的思考關照是相對較為弱化的。 

4. 作者認為科技進步帶來人際關係的崩解和重組,虛擬與實體的網絡界線將更為複雜與模糊,自我價值的認同和個人或群體的範疇都重新被定義,人類最原始的親密感和安全需求,也會隨著疏離感、獨特性、隱私權、自主性的改變,而產生不同型態的質變和滿足。 

5. 每個章節的開端,作者用故事情境串聯承接,因果環環相扣,各章議題並非獨立無關。 每個章節的結尾,作者用實務性的練習指標來驗證各章論點,讓讀者容易將所吸收到的觀念立即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 教養小孩是耗費心力又無時不刻的重責大任,絕大多數的父母隨時都戰戰兢兢地面對這項育成工作,就擔心自己是否管太多、管太鬆、沒教好、異於常人,再加上育兒資訊、專家意見百家齊放,雪上加霜,讓家長們盡心盡力之際還得疲於自責或懊悔,忙碌又焦慮著。
這本書讓人喜歡的原因在於,作者並不致力於告訴讀者怎麼教小孩才是普世的正確觀念,而以是否有益於小孩身心健康作為唯一標準,提供家長們許多換位思考點,讓讀者們自我反芻。父母得以平心靜氣地對小孩心理層面的需求和發展多加關注,對於教養的適切性和最佳化,父母們也就能自我檢視出符合各家真實狀況的適性評價,感同身受或修正調整。本書討論的教養議題相當廣泛,非常適合作為育兒教養的入門指南,讀者可再針對有興趣的次項主題,自行找相關專書各別進一步深入了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