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Woman’s Day,享用煮夫拿手的紅燒牛肉麵,一家四口湯麵吃得唏哩呼嚕的。不用煮飯的輕鬆感,加乘上女兒們懂事乖巧的時刻,主婦的幸福感滿溢。
但,這只是幻想中的理想型,日常實境大多是在喊鬧催促中,趕趕趕,在九點半讓女兒們上床躺平。
瞄到“丹麥的幸福教養法”這本書,借鏡北歐,如何在親子角力和有效教養間取得平衡,大手牽小手一起邁向幸福家庭的康莊大道,主婦心生嚮往。終於在圖書館借書五週後,借書展延到期之前,全本閱畢。
作者是遠嫁丹麥的美國人,書中對比著美國和丹麥截然不同的育兒風格,有助於跳脫長久以來習慣的台式或美式育兒思維,多看多比較,扼要分享PARENT幾點實用心法。
• Play 遊戲
全世界小朋友都喜歡的LEGO,源自於丹麥文”leg godt”, 即play well好好玩的意思。讓小朋友自己自由玩得越多,成長中的大腦越能調節壓力,越有韌性和靈活度,適應力和社交力都會愈強。
這點與主婦經常採放牛吃草任由女兒們自己玩的策略不謀而合,看姊妹倆又自己變出什麼玩樂新花樣,讚嘆一番。
• Authenticity 真誠
誠實地面對情緒,辨認與接受自己真實的正負面感受,父母如何身教展示健康的情緒十分重要。不需要假裝完美,也毋須過度讚美,對自己與他人都需要真誠以對。
情緒管理是大家終生的修身養性課題,就像電影”臥虎藏龍”裡俞秀蓮對玉嬌龍耳提面命說的一句話 : 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 Reframing 重塑觀點
丹麥人屬於現實樂觀者,留意自己的負面念頭,但專注於非負面的面向, 拿掉舊眼鏡且不貼標籤,練習重新詮釋與重塑觀點、改變說話方式、多使用不自我設限的言語。
家長若能把行為和孩子個人特質分開來看待,將能改寫出較不焦慮的生活故事。轉念的概念,運用多角度的正向思考,還真蠻能驗證吸引力法則的潛在魔力。
• Empathy 同理心
多考慮體諒別人的處境,留意與辨認他人的情緒,進而感受自己的情緒,並非一味地隱忍退讓,而是讓孩子能關照他人與自己的需求,而自願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和行為。爸媽的一舉一動小孩看在眼裡,身教是同理心很重要的一環。
主婦家裡經常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清楚看出小孩眼中的爸媽是什麼模樣,小孩也會對別人扮演自己的唯妙唯肖而不好意思,才發現,原來胡鬧的是自己。
• No Ultimatums 不下最後通牒
父母要摸清自己的地雷,不對小孩下最後通牒,改用正面引導的管教方式,協助小孩自主熟悉內化規則,而非讓小孩害怕規則。無論什麼事和什麼狀態,永遠都要考量到孩子的年齡,孩子不是小大人,不要預設錯誤的期待。
啊~ 愛的教育是宗旨,落實到生活卻少不了各式限制和情緒,女兒總說”媽媽的規定最多了….”,主婦這個方面要多修練,朝平心靜氣式地遵遵教誨,深呼吸。
• Togetherness 團聚時光
丹麥文”hygge”是指舒舒服服地聚在一起,也是一種滿足的心態和情緒,hygge精神不只是生活方式也是種人格特質,感覺與他人連結在一起(人與人的連結!!),可以帶來人生的意義和目標。一起簡單活在當下,一起享受歡聚時光,增加家人間的凝聚力,”我們”都安適自在的,也就能常常感受到幸福快樂~
大女兒說做點心讓她最能感受到愛,邊戳洗烹飪工具,邊笑著這個愛吃東西的女孩兒~
主婦以為,幸福,就是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隨時會被穩穩接住。
小孩爭鬧、夫妻不睦、事業不順等等烏煙瘴氣,又何妨,At My Worst,大人小孩都要練習撐住彼此,堆疊地歪七扭八也可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