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臨水照花人", 一本述說張愛玲傳奇人生的書, 這是自己繼小團圓後更進一步親近這位作家, 也才驚訝地發現張愛玲終老的寓所就位在LA Westwood Rochester Ave.一帶, 與我目前落腳處也只不過十分鐘內的車程! 於是, 我開始想像西區LA在1995年的樣子, 想像張愛玲優雅地散步在街頭看到的風景.
張愛玲有著顯赫的家世, 她奶奶是李鴻章的長女, 她爺爺是身為進士的清末民臣, 因此她筆下常有描繪許多古典精緻的上海事物與二十多年在地生活. 接著, 我又開始翻找照片, 努力拼湊與尋找張愛玲筆下的上海, 多元的上海印象就這樣漸漸清晰了起來.
"十年上海看浦東, 百年上海看外灘, 千年上海看七寶", 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七寶古鎮自宋代漸漸成形, 為距離上海市區最近的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鎮, 沒有空順道遊蘇ˋ浙的旅客不妨來這邊感受一下小橋流水的古意.七寶古鎮的規模其實不複雜, 老街真得是以摩肩擦踵的行進方式, 很難有機會去感受一下所謂的古鎮幽情. 從蘇州來這邊唯一的驚喜其實是路邊的耍猴戲表演, 表演者說唱著故事與三隻猴子精彩互動, 像是演練過劇本一樣人模人樣的, 非常逗趣~
靜安區中威海路ˋ泰興路附近的張家花園是欣賞老上海石庫門最好的區域, 上海新天地也有石庫門群建築, 但新天地已經大肆整修布置成時尚餐廳,不像張家花園這樣真實與生活化. 其實這區域原本是有座大張園(如下), 清末民初許多公民運動都曾在這裡舉行, 包括霍元甲的擂台賽事也是設在這兒(史實是霍元甲並未真正與外國力士在此擂台切磋, 電影情節與此不符).
張園沒落後, 現在僅存一大片的石庫門建築群, 隱身在上海市中心的高樓群裡. 現在還有許多居民住這兒, 非常喜歡穿走在巷弄間很有時光錯置的感覺, 舊式的建築卻有門牌ˋ有春聯ˋ有晾衣ˋ有冷氣, 有的類似區公所的建築也對外開放, "走進"如張愛玲小說中描述的石庫門去觀察真是十分特別, 更能接近原有的樣態與生活. 聽說靜安區政府有意整修重現張園示人, 想要看看生活著的石庫門建築群的可要抓緊時間造訪嚕~
1843年後, 上海開始成為英美法的租界地, 成就了有1.5公里萬國建築博覽群美譽的外灘The Bund. 以民族觀點來看, 租界地是對國家主權的掠奪, 但若以經濟角度出發, 開放口岸的海派文化確對上海成為世界城市奠下了基礎. 一張黑白照片隱藏著許多中西交流的辛酸血淚呀~
白天走一趟黃埔區的外灘, 可以對照旅遊書簡介慢慢觀賞每幢獨特的西式古典建築, 晚上沿黃浦江走一趟外灘, 在燈光的渲染下, 頗有身處歐陸的異國風情趣. 趕在2010年上海世博之前, 外灘公園因大規模的拓寬與重建而有了更大的腹地可供悠閒漫步, 過去繁忙港口的景象早已不復見, 只剩看盡滄桑的洋樓矗立和人潮洶湧的來往不變.
綠頂建築為著名的和平飯店
浦西外灘的美入夜後從浦東望去更是絢麗, 無論是東方明珠塔上的俯視(左圖), 或是從浦東濱江公園的水平視野(右圖), 五彩繽紛的外灘都很迷人. 外灘這樣的靜謐優雅與香港高樓大廈的燈光秀截然不同, 前者是上海專屬的懷舊精緻文化, 後者則是現代都會的粵式時尚, 淑女vs.靚女都有迷人風情.
上海除了建築有看頭, 復古的吃吃喝喝也可以找到地方盡興, 浦西豫園商城為推薦首選, 南北小吃雜貨這裡通通到買得到, 知名的南翔饅頭店總是大排長龍, 旅行團常安排的點心坊綠波廊就在對面. 豫園商城其實是以明朝園林-豫園和上海城隍廟為輻射中心的, 這兩個景點需要另外購票入場參觀的(RMB40/RMB10), 除進香外這城隍廟沒有特別的亮點.
六角形的湖心亭是上海留存至今最古老的茶室, 走小九曲橋去探個究竟, 無料. 當青瓦朱欄的仿古建築燈火通明時, 豫園商城一片金碧輝煌, 不真實的感覺像走進日本宮崎駿卡通的布景, 俯瞰則像一顆貴金屬材質作的黃金糖, Bling-Bling~
從東方明珠塔遠眺黑夜中金黃色的豫園商城(右上邊) |
添了新妝的夜上海依舊華麗, 這個十里洋場的美好時光持續發酵著. 某個程度而言, 張愛玲在民國38年前所看到的上海, 與我的奶奶重疊著相同的影像時序! 著典雅旗袍的奶奶與帥氣風發的爺爺緩步在黃浦江邊, 朗朗歡笑聲與上海話隨風而逝的畫面, 永遠是我對於上海絕代風華最真切的懷舊思念~
從外灘延伸到靜安寺且隨時都熱鬧的南京東西路步行街
充滿異國情調ˋ舊名霞飛路的淮海路中段街景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