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2, 2022

加州主婦的心內話 : Covid-19 Vaccine

台灣衛福部近日通過6-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這兩天陸續有幾個朋友問及女兒們之前在美施打Covid-19疫苗的狀況,主婦一併完整分享一下兩個女兒的經驗,也為親身參與這過程做個紀實。
 
2021/11/4
美國開放5-11歲兒童施打輝瑞Pfizer疫苗,劑量約為成人1/3。久候小朋友能施打疫苗多時,主婦趕緊透過政府官網https://www.vaccines.gov 幫兩小預約,附近藥局施打站全都預約額滿,最後預約11/8到車程20分鐘的疫苗接種中心。
 
2021/11/7
住家附近地方行政中心在周末設立接種站,提供不需事先預約Walk-in的疫苗施打服務,想著讓女兒們儘早多一層保護,一家立馬驅車前往行政中心,現場大排長龍,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決定放棄排隊打道回府,耐心等待原定次日的預約。
 
2021/11/8
女兒們下午一放學,全家立刻驅車沿往疫苗接種中心報到,疫苗施打中心很貼心,還設計了給小朋友玩的紙上遊戲,紓解小朋友們打針的緊張情緒。接種中心規模龐大,大人小孩或以家庭為單位分流,目測約有三十桌,室內因隱私考量不能拍照。護理人員先很有耐心地有小朋友閒聊,介紹等一下要進行的步驟,不慌不忙地,幫小朋友們做好心理建設,溝通好後才快速完成兩秒鐘施打。
 
兩姊妹接種疫苗後沒什麼特別狀況,在現場邊玩平板邊休息等15分鐘,身體無恙就可逕自離開。兩小領了一份小禮物和打疫苗的Hero貼紙,與Anthony Fauci合照後就回家了。回家後多喝水,除了手臂痠痛幾天,沒有其他副作用的狀況出現。
 
2021/11/30
間隔三週後,兩小指定要去一樣的地方接種第二劑疫苗,類似的疫苗接種流程又走了一回,兩小熟門熟路地。時隔三週,疫苗接種中心布置了各式動物與氣球,為小孩製造鮮豔熱鬧的氛圍,報到後的小遊戲也換新了,現場人潮倒是比打第一劑時少一些。很幸運的,兩小施打第二劑後的副作用也只是手臂痠痛,沒有其他意外狀況發生。
 
打不打疫苗,何時打疫苗,打哪種疫苗,是家長權衡後要幫小小孩做的決定,的確有些冒險,也是一個賭注。主婦當初對於小小孩接種疫苗也是有些猶豫和緊張,但利弊衡量之後,與煮夫達成儘快讓小孩接種Pfizer疫苗的共識,想給小孩多一層保護,讓小孩暴露在疫情中也能多一份安心。
 
即便接種了Covid-19疫苗,一家大小還是口罩戴滿戴好,儘量不進餐廳用餐或在閉密空間活動,持續外帶食物在車上食用,繼續貫徹行動餐車的概念。截至4/5為止,目前美國5~11歲幼童Covid-19疫苗接種率約為34%,12~17歲小孩疫苗接踵率為68%,未成年小孩可接種的疫苗仍然只有Pifzer-BioNTech。
 
2/25/2022
美國CDC不再要求搭乘公共汽車必須配戴口罩,但各級學校或各級行政單位可逕自斟酌要求配戴口罩。
 
3/14/2022
主婦所屬行政區也不再硬性要求在學校須配戴口罩,但女兒們說班上同學絕大多數還是都戴口罩上學,只有不到1/3的同學不再戴口罩上學。
 
4/18/2022
法院判定CDC要求在公共運輸系統上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不再有效,幾家國內航空公司馬上迫不及待地大解禁,不再要求搭機乘客必須配戴口罩。
 
身邊不戴口罩的人漸漸變多了,也許有一天,真得會變成沒有感染過Covid-19的人才需要居家隔離!! 在此之前,就還是盡自己所能,小心而謹慎地防疫,按時把學校發的快篩試劑結果上傳,隨時注意身體健康狀況,多吃多睡多運動,靜待來日而養精蓄銳。

 
# Covid-19防疫不鬆懈口罩繼續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