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7, 2021

An Afterthought : The Art of Screen Time

The Art of Screen Time, 2018


作者簡介

恩雅.卡曼涅茲(Anya Kamenetz)2002年畢業於耶魯大學, 目前居住於紐約布魯克林, 是NPR新聞記者兼專欄作家及部落客, 撰寫教育及科技領域的文章已十餘年. 恩雅已有好幾本有關教育的書籍出版, 著述分別在2009ˋ2010ˋ2015年獲得教育作者協會的國家獎項殊榮.

恩雅2011年開始育有兩個女兒, 在之前不孕的醫療期間, 藉助於網路資訊與社群支持而獲益良多, 屬成長於網路環境的第一個世代. 因工作上長期的接觸經驗, 加上先生本身的工程師身分, 恩雅深知科技產業的內涵, 與其對現代父母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但始終對數位科技抱持著正面而樂觀的開放態度.


書本簡介

作者以個人成長與育兒經驗作為引子, 問卷調查與資料整合為輔助, 鎖定本書的目標讀者為已為人父母ˋ準父母ˋ和提供教育者, 建議讀者能用科學理性的思考模式, 客觀地面對與處理處理數位時代的教養問題, 而不是只一味地採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消極態度. 面對數位科技, 要先審慎評估螢幕使用之各種風險的真實性與證據, 再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媒體使用方式和原則, 例如用時間ˋ地點ˋ場合ˋ內容ˋ優先順序和媒體類別等作為限制條件, 最後並徹底改變個人使用螢幕的習慣, 為小孩樹立學習榜樣, 以與小孩一起發掘使用螢幕的意義與樂趣作為終極目標. 


書文節錄

** 探索自己對於媒體如何適用於你家庭的感受. 你可能像依賴保母般依賴著螢幕, 電子設備可能會讓你覺得有罪惡感或者會導致家人間的衝突, 協商或設定界線或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或者, 螢幕可能是溫暖一家人的爐灶, 趣味ˋ驚奇ˋ刺激的來源. 有些時候上述的狀況都會發生. 

我建議其他父母該如何建立與擁有實際可行的界線, 並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和合理地調整界線. 心理學家和家庭治療師相當堅信一項觀點, 就是在任何議題上, 設定界限時的偽善和不一致性, 會造就感到困惑ˋ有時憤怒的小孩, 及許多的衝突.   


** 隨著玩具和電視的新結合模式, 教師們觀察到年輕兒童的玩樂變得較為有限, 甚至看似有腳本似地相似, 而且也更為一成不變的. 兒童更可能執著於迪士尼公主和忍者龜等的性別角色. 男孩的行為則因更多的武器遊戲而變得更為激進, 

玩樂對於健康的兒童發展是很重要的. 玩樂應該是要具有原創性, 任何兩個小孩的玩樂不應該看起來一模一樣. 玩樂應該與某個小孩相關聯的, 而且出自於小孩的想像力. 這也正是玩樂如何有助於內在的抗逆力和建立社會上與情感上的觀念.   


** 我已經描繪了積極的數位教養之樣貌, 例如協力而有創意的玩樂, 有父母背書的善意訊息, 玩轉於螢幕與立體世界之間. 現在, 我們需要了解為何積極的數位教養有益於小孩, 以及該如何落實. 

對父母來說, 有證據為依歸的使用媒體策略應該不僅在於限制時間ˋ地點和場合. 而應該是在童年早期有較強而有力的介入, 然後再逐漸鬆綁, 並協助小孩建立自己個別的健康使用策略. 也包括從本質上與你的小孩一塊兒參與. 就如同健康的飲食習慣總是從家庭晚餐餐桌開始, “媒體使用的共同約定”也是從小開始建立的, 意味著可將應用程式或影片當作是漫畫書, 讓小孩坐在你的腿上, 說出名字, 討論發生了什麼事並提出問題. 也意味著可以積極地而有意識地型塑媒體於溝通ˋ學習與創造上的習慣.    


** 一項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提共了一些支持性(參與而非監督)的觀點. 根據一份具全國代表性之青少年與父母的線上問卷, 研究發現父母關注小孩造訪了哪些網站, 並與小孩討論網站內容, 能有效地減低青少年遭遇網路騷擾的可能性. 不只如此, 父母這種居中調解的方式所能帶來的效益, 是父母試著要監控或完全禁止使用網路的二十六倍. 


** 我們可以對彼此更有同理心, 而且我們也不應該把這個問題視為單純的教養議題. 包括制度建立者的公共健康體系有責任去確保一個更為有利的或至少較為無害的媒體環境. 政府各階層都可以做得更多, 舉凡支薪的家庭照顧假ˋ托兒補助和課後輔導計畫等, 以確保所有的兒童都有更安全的機會去進行螢幕外的學習與玩樂.

值得注意的是, 我們對於其他父母如何教養的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 當我問參與問卷調查的父母們如何與其他父母作比較, 不令人不意外的, 結果只得到少數的共識. 許多在問卷中表示自己家庭屬於最嚴格管控螢幕的五級分, 但聽起來卻跟自認是自由開放的父母沒有兩樣. 


** 面對小孩的數位教育, 父母應該扮演贊助者和中間人的角色. 這些角色經常存在於各類非正式的學習機會, 例如透過顧問ˋ家教ˋ課後活動和夏令營等活動. 我觀察到許多父母會善用數位資源去增強或輔助學校所提供的教學.


** 父母在檢查教育性的應用程式時應該要注意問到下列幾點 :

小孩從使用經驗裏得到了什麼是他們體驗之前所沒有的? 例如:是否有新的內容或概念?

使用經驗如何賦予(或剝奪)小孩的能力? (需要積極參與和提供意義的是賦予能力, 用不斷反覆的方式生硬地將概念植入腦內是剝奪能力)

使用經驗對科技潛力的影響是否有傳統的ˋ非數位化或非線性經驗所做不到的? (是否基本上是數位化的工作表或一連串的圖卡?)

這個產品與其他類似產品比較起來如何?


** 我們小孩的確需要父母大量愛的回應與關懷. 然而, 小孩們並不需要父母無時不刻地全神貫注於他們的需求. 事實上, 過度的監控在本質上是有害的. 如果我們不給小孩自己有足夠的空間去茁壯ˋ探索和犯錯, 或者讓小孩能意識到他們自己可以面對困難的情緒, 而不會持續地被解救或被告知該如何去感受, 那麼父母就會對小孩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 媒體已經更為無所不在, 也更讓人更身歷其境地持續發展中. 科技正變得滲透性更強ˋ更普遍化. 所謂的螢幕時間已經不拘限於真正的螢幕. ”社交”媒體的定義也跟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而改變中.

協同參與的教養工作在於利用螢幕作為親子連結的基礎, 而不單只是稽查. 即便”螢幕時間”的概念可能會逐漸過時, 父母權威式的協調處理仍舊會變得更為重要. 培育自治能力和建立連結的重要性更是前所未見的. 

 

讀後心得 : 

作者認為社會上普遍充斥著過度強調數位科技負面效應的說法, 但作者本身對於螢幕使用的評價, 是肯定樂觀多於負評不安的, 本書於第六章開始, 闡釋數位時代的積極教養實務. 作者致力於扭轉一面倒的情勢, 將各類媒體科技比喻為食物, 食物為民生必需品, 家長有責任幫忙挑選健康營養的食物, 並教導小孩建立良好而自主的飲食習慣. 此種務實而柔性的比喻貫穿全文, 淺顯易懂. 無論讀者本身對數位科技的依賴與認識程度如何, 對於作者所倡議的支持性立論觀點, 都能激發起較高的接受度和較多的共鳴, 而更能客觀地評比數位科技的各項好壞缺失, 是本書獨特之處. 

本書廣泛解釋螢幕科技的使用定義與界限, 甚至跳脫目前普遍使用的傳統型態, 例如電視ˋ電腦ˋ手機ˋ平板, 延伸到發展中的熱門新科技, 例如AI人工智慧ˋVR虛擬實境ˋAR擴增實境ˋMR混合實境ˋIoT物聯網等, 讓讀者在檢視自家的螢幕規則或檢討學校使用狀況時, 能考慮地更務實又具前瞻性. 同時, 本書大量參酌或引用各領域專家對螢幕使用的研究或看法, 包括各領域專家和作者自身的親子教養經驗談, 藉由專業視角的鋪陳方式, 為作者對於螢幕的正面評價背書, 對讀者而言是頗具公信力和說服力的.

本書將原本看似屬單純的家庭親職教養問題ˋ親子關係, 進一步作探討分析, 認為學校教育也是影響深遠的重要一環, 倡議社會支持性配套措施與法律面等結構性問題的重要性, 並舉2015年台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對父母放任十八歲以下兒少連續超時使用3C的立法規定為例. 將利己的私領域家務事升級為利他的公眾意識, 作者的用心和企圖心, 讓本書更具閱讀價值, 適讀對象不僅限於家長父母或教師, 對致力於相關公共政策議題者, 也是不錯的參考書籍.   

綜觀本書內容, 前述幾項優點卻是一體兩面的, 有幾個值得注意和可持保留的部分. 首先, 作者想要打破舊有的界線, 更多元呈現螢幕使用的問題, 但會導致議題略為發散, 什麼都想討論, 廣度夠但深度可依次專題再加強. 再者, 雖然作者嘗試用客觀角度討使用螢幕的正反面的效益, 但作者本身立場鮮明, 下筆為文時會有放大優點ˋ縮小缺點的狀況. 最後, 作者做了很多功課, 彙整各方研究與說法, 也舉個人生活實例相佐, 但偶會覺得引用他人說法多ˋ 個人原創立論少一些, 比較像在閱讀一篇研究報告, 而非僅一般的大眾文學作品.  

整體而言, 此書對為人父母者應該會有幫助, 包括檢視自身的成長與育兒經驗, 建立依個別家庭客製化而非隨波逐流或一味作比較的適性原則, 參考面對數位科技的務實態度和適當的對應作法, 了解教養觀念型態的演變和現代趨勢(例如直升機盤旋型教養ˋ協同參與式的互動教養等), 認識新科技及詞彙和實用的網路資源, 例如Family Wizard虛擬探視權的概念與應用等等. 




備註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 43 條  兒童及少年不得為下列行為:
一、吸菸、飲酒、嚼檳榔。
二、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三、觀看、閱覽、收聽或使用有害其身心健康之暴力、血腥、色情、猥褻、賭博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內容或其他物品。
四、在道路上競駛、競技或以蛇行等危險方式駕車或參與其行為。
五、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致有害身心健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我有話想說.....